第两千三百九十四章 私塾-《永恒之门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到了私塾,可不能捣蛋。”
    “学文识字,要听先生的话。”
    清晨,喧闹的大街,赵铁匠拉着赵云,穿行而过。
    寒冬落幕,万物复苏,娃子到年纪,要送去学文化。
    见此画面,街坊邻里都颇感新奇。
    新奇之余,也没少啧吧嘴,暗道铁匠一个粗人,却是没有做粗人的觉悟,有那些个闲钱,不去屯口粮,偏要往私塾送,真等哪天没收成了,不得饿肚子?
    “俺儿,是要考状元的。”赵铁匠笑道。
    他也是一个倔脾气,八匹马都拉不回来的那种。
    再瞧赵云,背着书篓,真有那么几分小秀才的气质。
    “嗯,他年必高中状元。”
    叶半仙又出摊了,也学聪明了,至少,会捡好听的说了,再不是那句:
    施主,你印堂不咋白啊!
    赵铁匠今日心情好,没掀他摊子。
    就冲那句‘高中状元’...他给人放了俩铜钱,权当这老神棍,给孩子卜了一卦。
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”
    铁匠走后,叶半仙捋胡须的神态,语重心长。
    活了大半辈子,他终是活明白了。
    人,要懂得变通。
    张口闭口印堂发黑,谁听了不上火。
    所以说,嘴巴得甜,保不齐人一高兴,就给俩赏钱,买个肉包子,还能暖暖气儿呢?
    私塾,坐落在一片树林。
    都正儿八经的梧桐树,
    没有长歪的那种。
    这,是个学文化的好地方,远离喧嚣,宁静祥和。
    赵铁匠领着赵云来时,私塾门口已满是人影,多是大人带着娃子,人手一个小书篓,整的有模有样。
    教书先生也在,正是给赵云此名的那位老秀才。
    他老人家博学多识,就是时运差了些,至今也未高中,年纪大了,也没那心气儿了,趁着还没老眼昏花,办个私塾,教书育人,顺便挣些口粮钱。
    “先生,孩子就交给你了。”
    “爹,俺想回家。”
    “再敢哭闹,看我不扒了你的皮。”
    本是入学好时光,私塾前却一片嘈杂,与老秀才寒暄的有,娃子闹着回家的也有,咋呼最响亮的,是虎背熊腰的那位,也不知家中是做啥营生的,门风异常刚烈,一言不合,就想甩个大嘴巴子。
    “诶?...赵铁匠。”
    赵云他们的到来,让嘈杂的私塾,宁静不少。
    梧桐镇并不大,铁匠捡娃子的事,早已传遍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