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对鬼子来说,确实是个很大的难题。可小鬼子现在还能从哪里去抽调兵力? 由于民众反战的呼声渐起,小鬼子在国内招兵的难度也增加了不少。关键才招收来的新兵蛋子,送上战场根本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,连乙种师团的战斗力都没有。 将这些兵放在这种绞肉机一样的战场上去拼命,基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。 鬼子高层思前想后,决定将朝鲜半岛上的地方军抽调过来,以增加关东军的兵力厚度。 它们也不指望这些朝鲜兵能够在战场上起到多大的作用,只要能守住一些地方,将鬼子自己的部队替换出来就行了。 不得不说,小鬼子这个方法是很有效的,毕竟鬼子在北方三省经营的时间不断,好些地方的老百姓并没有太多想要奋起反抗的想法。 通常情况下,就算有一点小骚乱,只要鬼子的兵力一过来,基本就老实了。朝鲜兵虽然打仗的水平不怎么行,用来镇压那些老百姓还是绰绰有余的。 如此一来,小鬼子的兵力会在短时间内再增加几万兵力。这对华夏一方来说,是很不利的局面。 别看各方大佬都云集而来,真正有信心能打过小鬼子的将领还真不是很多。原因很简单,他们在鬼子手中吃的亏真的太多了。 对于鬼子增兵的事情,华夏盟军这兵也得到了一些消息。北方三省中,还是有一些情报人员在鬼子腹地活动的,这种大规模的调兵,不可能瞒得过人。 只是这几天,他们都在讨论指挥权的问题。一时半会儿还真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来。 偏偏温三是一点都不着急的样子,哪怕明知鬼子防线上的兵力越来越厚实,他也是无动于衷。 原本很多人认为温三肯定是在力争指挥权的,结果温三硬是稳坐钓鱼台,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。仿佛已经忘记了自己之前的布局一样,愣是在一边发呆,看他们争来争去。 温三这样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,却没言说什么。大家都都怕他开口争指挥权,他自己不开口,这些人心里自然大大的松了一口气。 可温三不争,其它有心之人,却没有服众的实力。不管是国府安排出来的将领,还是北方军安排出来的将领,又或者是西北军,桂军等,都无法说服对方。 因为最精明强干的指挥官已经放在高最指挥团里去了,放到这里来的将领,虽然都有过人之处,却是没有压倒性优势。 如此一来,大家讨论来讨论去,一时半会儿都选不出适合的人选来。 第(2/3)页